(撰稿:孔祥栋 图片:陈东兴)
恰逢建党93周年之际,苏州市水利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庆祝党的生日,让党员们及进步员工重温党史、学习革命精神,牢记革命传统,增强党性修养,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组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沙家浜“红色之旅”活动。
2014 年7月13日 ,在姚春江总经理的带领下,党小组全体成员及进步员工一行30余人驱车来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沙家浜景区。沙家浜风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占地1000多亩,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
瞻仰广场占地1.33万平方米,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为主创作的大型主雕屹立于广场中央,亭外水边,有两块影壁,上面的字是用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字联成的:“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生动地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两组锻铜浮雕以细腻、生动的构图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教育区是各党团组织、群众团体以及大、中、小学生“红色之旅”的良好场所。广场雕像中阿庆嫂的聪明坚强、新四军战士的勇敢无畏精神交相辉映,现场氛围庄严神圣。庄严的雕塑前,全体党员及员工合影留念,记录下了这神圣的一刻。
此时已是初夏天气,酷暑将至,天飘小雨,但苏州水建监理人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庄重之气扑面而来。据讲解员讲述,这里陈列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60多件革命文物以及200多幅常熟市双拥成果照片。同时还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景箱、场景复原、花岗岩浮雕等多种手段布展,使展览动静结合、平面立体结合、艺术和科学结合,以增强教育效果。
在这里,我们不但听到了军民携手、共同抗日的佳话,还听到了诸多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唏嘘之际,感慨良深。在现代声光电等艺术手段的映衬下,整个纪念馆展现出夺目的红色光影。展馆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这里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以及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等情况,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向东经过牌坊,是紧紧相连的红石民俗文化村,“天开水镜红石村”——说得就是这个江南水乡小村的原始风貌。四柱三门的牌坊上是“天开波镜”的横额,以点睛之笔传神地勾勒出村落以水为主的天然特点。
红石村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建筑依水而建,前是宽阔水面,渔翁垂钓,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后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农家景象。魁星阁、土地堂等建筑是沙家浜民俗文化的见证。弯弓饰雕的桃木翘龙扁担、水车上的榆钵杨戽、圆溜溜的木砻石磨、柳枝条编的箩筐、嗡嗡作响的纺车、蒸糕的屉架、挂在墙上的罱泥篓、闲置的木浆……无声地告诉着我们水乡地区浓郁而独特的民俗文化。同时,村内设有沙家浜史料馆、古船馆、水乡农具馆、民俗婚育馆,淋漓尽致地再现了沙家浜的民俗风情。
村中有一处大戏台,对面就是久负盛名的“春来茶馆”,当年京剧里的阿庆嫂已然不复存在,但春来茶馆晃晃悠悠的灯笼以及戏台上的民俗风情表演,已然勾勒出沙家浜的经典韵味。戏中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以及“滴水不漏”的阿庆嫂高举“煮三江”铜壶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的台词还在耳边回响。如今茶香悠然,那份古老和淳朴,能让我们浮想连翩,驻足湖边,凭栏远望,美丽心情油然而生。
尔后泛舟于犹如迷宫的芦苇荡中,体味着当年新四军游击战的聪慧和顽强,也欣赏着微微芦苇的美景,感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如今的沙家浜,芦荡依然,湖平如镜,当年的枪声早已远去。阵阵寒风吹拂着湖中岛的芦苇和雪白的芦花,一艘艘停留码头的小船,讲述着昨日那可歌可泣难以忘怀的英烈故事。
此次红色之旅让所有人都获益匪浅。它不但激励党员们牢记革命历史、珍惜幸福生活,更好地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让同行的入党积极分子纷纷表示,一定要学习革命先烈,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并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去。同时,红色之旅还把中国解放战争革命历史同我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串联起来,填补自己生命中的空白,更多的,是对战争与和平、历史与信念的探索,更深层次地领悟一名共产党员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肩负起新世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艰苦奋斗,磨练意志,勇往直前。
芦荡火种,在苏州水利建设监理人这里薪火相传!
版权所有:苏州市水利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仕德伟科技 备案号:苏ICP备11041399号